小儿肥胖症的原因
小儿肥胖症的原因,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了小儿肥胖症的原因,供大家学习,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儿肥胖症的原因1
(一)摄人营养过多
摄入过高热量和脂肪食物超过机体代谢需要,转化成脂肪贮存体内,导致肥胖。
(二)遗传因素
双生子研究表明肥胖有高度遗传性;肥胖双亲的后代发生肥胖者约80%,正常双亲的后代发生肥胖者约14%。目前认为肥胖的家族性发生和多基因遗传有关。
(三)活动过少
小儿活动过少时,即使未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也可引起肥胖。
(四)胎内因素
小儿出生体重与孕妇营养有关。如孕妇进食过多,特别是在孕期后3个月,易发生胎儿过重并导致小儿期肥胖。若肥胖很早发生、就可能是持续性的。
(五)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肥胖
伴有肥胖临床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病和遗传综合征约占小儿的3%、5%,如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和cushing综合征等。因病长期卧床、脑部疾病、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等也可引起继发性肥胖。
小儿肥胖症的原因2
预防小儿肥胖症
1、避免过量饮食。要转变认为“小儿长得越胖越健康”的观念,从婴幼儿期就应注意避免过食。儿童不宜吃过多的淀粉类食品、油炸食品和甜食,多吃蔬菜水果。应均衡饮食,不宜一顿饭吃得过多。
2、经常体力活动。婴儿就可以开始做被动保健操。儿童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过多,鼓励多活动。
治疗
单纯性肥胖的治疗要持之以恒。首先应从膳食管理、限制饮食开始,并鼓励和安排一定量活动,同时要解除小儿的`思想负担。
1、限制饮食。 限制饮食的同时必须照顾营养需要,以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不能使体重下降过快。小儿食欲旺盛,可给予大量蔬菜水果,逐渐让其习惯进食减少。
2、增加体力活动。 逐渐地增加活动时间和活动量,可先从散步、打球等运动做起,培养其兴趣,每次可进行1到2小时。同时鼓励小儿参与家务活动。
3、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必须有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最好能改变家庭的生活饮食习惯。不能在家长暴饮暴食的同时限制儿童饮食。
4、药物治疗。 一般不主张滥用药物。
以上便是关于小儿肥胖症的防治的介绍。小孩子出现肥胖的现象,不仅会危害到身体的健康,还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孩子肥胖,容易在生活中不自信,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是需要引起家长高度重视的,所以应多注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小儿肥胖症的原因3
中药方剂中有许多偏方可以帮助我们这些肥胖儿童。
方一
药物组成:二丑30克,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大贝20克,大黄10九,月石10克。
适应证:肥胖症
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过筛,每次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方二
药物组成:陈皮10克,茯苓10克,枳实10克,胆南星10克,枇杷叶10克,半夏8克,甘草3克,竹茹6克。
食欲亢进,加黄芩10克;
小便不利,加泽泻10克;
恶心呕吐,加荷叶10克。
适应证:肥胖症痰湿壅盛型,身体肥胖,痰多而稀白多沫,谈易咯出,胸闷,恶心,纳呆,头晕而胀,心悸气短,闲倦易睡,面色萎黄不华,舌淡,舌体胖,苔滑腻,脉沉滑。
用法:上药加水前煮2次,药液对匀,分为2次服用,每日一剂。
方三
药物组成:法半夏5克,茯苓5克,陈皮5克,川芎5克,枳壳5克,大腹皮5克,冬瓜皮5克,制香附5克,茵陈5克,炒泽泻5克。
适应证:肥胖症
用法:水煎,代茶饮用。
方四
药物组成:生首乌10克,夏枯草10克,山楂10克,泽泻10克,莱菔子10克。
适应证:肥胖症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后分2次服,每日一剂。
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很多,如多吃、缺少运动、遗传因素、胎内因素、继发于其他疾病、生理性因素和心理代偿性作用有关。大多数儿童都属于单纯性肥胖,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有关,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经常运动。
肥胖症是长期摄取能量超过人体的消耗,造成体内脂肪过多堆积,体重明显超出正常的范围值,属于一种营养障碍性的疾病。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偏向于肥胖,尤其是儿童肥胖症正在逐年的上升。很多家长都会溺爱孩子,就会给孩子吃炸薯条等油腻性食物,从而导致孩子过于肥胖,以下是儿童肥胖的7种原因。
1、多食
肥胖主要是因吃的过多摄取热量超过了消耗量,剩余的热量就会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父母肥胖者子女也会有同样的趋势,家庭成员习惯于这样的饮食结构,儿童就会逐渐形成这样的饮食习惯。
2、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过多肥胖的小孩都不喜欢运动,大多数孩子都会少动,多时属于单纯性的肥胖。在肝炎或其他疾病恢复期间休息,过多运动过少导致体重增加,越重越不爱活动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3、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的体重超过正常范围值,子女出现肥胖的几率占有2/3,夫妻双方有一人肥胖,子女肥胖的几率达到40%。
4、胎内因素
小儿出生体重和孕妇营养有很大关系,如果孕妇进食过多,特别是孕后期的三个月,胎儿的肥胖几率就会比较高,如果肥胖很早出现,就可能会形成持续性的特征。
5、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肥胖
很多儿童出现肥胖症与内分泌代谢病和遗传综合症有关。如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和Cushing综合征等。因长期卧床或患有脑部疾病等因素会导致继发性肥胖。
6、生理因素
自身新陈代谢亢进、内分泌失调或染色体异常,这些生理性的因素都会导致自身肥胖。
7、心理代偿作用
有些儿童在过度紧张和沮丧后会吃甜食或高热量食物,以此来弥补心理和情感上的失落,导致暴饮暴食,引起肥胖。
大多数儿童都属于单纯性的肥胖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经常喜欢吃油炸类食物或长时间熬夜,这时就会影响肠胃的健康。儿童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儿童多喝水,保证一日三餐的规律性,家长不要给孩子吃过多油腻性食物,带孩子经常锻炼身体,避免身材超重。
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现在不仅成年人有肥胖问题,儿童也加入了肥胖的行列。现在“可爱”的小胖人越来越多了。吃得太好和缺乏锻炼是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很多家长也慢慢意识到超重的孩子可能会引发其他疾病,所以也在寻找各种方法帮助孩子减肥。孩子太胖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为什么呢?
1.营养失衡:孩子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所以必须不断地从外界摄入各种营养,尤其是足够的热量、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儿童营养调查数据也证实,营养均衡的饮食可以促进生长发育,但长期营养失衡也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肥胖的原因不仅仅是吃得太多,主要还是因为吃得东西。一般来说,喜欢吃高脂肪食物和甜食的孩子发胖的几率更高。因为大多数孩子天生爱吃甜食,所以很多肥胖的孩子喜欢吃高热量的食物,如奶油、汉堡、薯条、可乐等。这些食物通常缺乏营养。主要靠吃这些食物长大的孩子,往往钙和碳水化合物严重缺乏,体内糖和脂肪含量过高。
2.运动量不足:现在的孩子都是满嘴油,偏食。如果饮食没有节制,营养过剩,缺乏运动,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沉积,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胖。
3.运动后不健康的饮食会让孩子发胖:研究发现,孩子运动后摄入的热量可能比运动中消耗的热量还多,因为他们在比赛和训练后进食时会摄入更多不健康的食物。研究人员说:“虽然参加体育运动有很多好处,但也会增加不健康食物的摄入量,打乱用餐时间,增加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从而引发体重问题。”
4.从小被迫不留剩饭可能导致终身肥胖:强迫孩子吃光盘会让孩子更容易从快餐、咸零食和含糖饮料中寻求安慰。惩罚孩子或者不听孩子的负面情绪问题,最终会影响孩子的饮食(也就是孩子和食物的关系)。这种不安全感会导致孩子将来肥胖。
5.睡眠不足的孩子容易肥胖:睡眠不足会导致人体内瘦素的分泌减少。这种激素有助于分解油脂,降低食欲。另外,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饮食习惯改变缓慢。研究证实,每晚睡眠少于8小时的青少年比每晚睡眠超过8小时的青少年吃更多的高脂肪食物和零食。因此,青少年每天晚上获得充足的睡眠是保持健康和防止肥胖的关键方法之一。
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
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肥胖是指人体摄入的能量大于人体的消耗,造成体内淤积脂肪,体重超出正常范围。现实生活中,除了成人有肥胖的困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也极易见,接下来我就带大家了解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
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1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遗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不仅会作用于孩子的骨骼发育,而且能够决定身体会消耗多少能量以及脂肪会流失多少热量。因此如果父母比较胖,那么孩子胖的可能性会很高。
2、营养失衡
在孩子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有很多能量需要被消耗掉,所以孩子需要不断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元素。尤其需要充足的热量、品质比较高的蛋白质、各种各样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食物的营养比较丰富,而且均衡,那么可以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孩子的`营养状况长时间处于失衡状态,也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好的影响。
吃得太多以及食物种类过少,是导致孩子肥胖的重要原因。一般说来,如果孩子吃太多含有大量脂肪或者糖分的食物,那么肥胖的概率会比较大。孩子都偏好甜食,不少孩子因为喜欢吃薯片、冰淇淋等高热量食物而肥胖。这些食物一般都没什么营养,如果孩子靠吃这些食物成长,那么孩子往往会缺乏某些营养,而且体内会有非常多的脂肪和糖分。
3、缺乏运动
运动能够让孩子的发育变得更快更好,而且可以改善孩子的体制,加快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还可以让孩子的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和心血管功能变得更加完善。此外通过运动,孩子的骨骼和肌肉也能得到足够的锻炼。
现在的孩子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一般都是呆在家里,集体活动的机会也很少,孩子的运动量特别不够,这样对孩子体能的消耗有限制作用。如果孩子营养过剩,那么脂肪会很自然地在孩子身体上堆积。身上肉越多,身体就会变得越发沉重,孩子也会变得更懒。
如何解决儿童肥胖的问题
1、饮食均衡,别做偏食的胖子
均衡地摄入营养能够有效改善营养不良的状况。对于肥胖患者来说适量的、多维的营养尤其重要。胖子们更不能偏食,否则机体的健康就难以保证。因减肥而选择纯素食,或者只吃水果都是不正确的。适量的选择谷物、水果、多种蔬菜和豆、奶、肉等蛋白质是十分必须的。少量的平衡的饮食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肥胖。当然,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营养建议不能一概而论,建议到医院做全面身体成分分析,做出最合适的营养方案。
2、坚持运动,提高基础代谢率
有氧运动能让心率稳定持续在一个较高水平,从而可以增加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而力量或抗阻力训练,可以增加肌肉质量,从而提高基础代谢率。能否坚持运动和运动时间长短是减肥的关键。(一般人的运动应控制在30分钟到一个小时,减肥则要在45分钟以上。如果没有整段的时间,短时间的累积锻炼也是可以达到效果的。)
儿童相较成人缺少耐心,有趣味的运动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保证他们的运动时间。在带领儿童做运动时,建议家长多选择趣味性、竞争性和技巧性的运动(如乒乓球、游泳、攀岩等),这不仅保证了身体的健康也培养了他们对于运动的兴趣。儿童的运动时间也应根据孩子自身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来定,这才能最大程度保证他们健康运动。而且,在快乐的运动体验中,让孩子们掌握了运动技能,提高了身体素质,享受到完成运动的成就感。
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2
1、饮食习惯:
儿童肥胖最突出的原因是饮食习惯不合理,很多有儿童肥胖症的孩子都喜欢吃高热量的食物,和甜食,经常吃零食,不吃早餐。据调查,每周只吃一次早餐得肥胖症的概率是18.6%,而每天都吃早餐得肥胖症的概率是11.8%。
2、生活习惯:
不爱运动,经常看电视,吃完饭后喜欢静卧,这些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据调查,平均看电视时间每增加一小时,肥胖症的概率增加1.5%。
3、内分泌紊乱:
虽然在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中很少见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激素缺乏和皮质醇过多,但是这些疾病以能量消耗下降和生长减少同时存在为特征,引起缓慢生长的矮身高儿童出现显著的中心性肥胖。
4、药物:
长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出现特殊形式的向心性体重增长。
5、胎内因素
小儿出生体重和孕妇营养有很大关系,如果孕妇进食过多,特别是孕后期的三个月,胎儿的肥胖几率就会比较高,如果肥胖很早出现,就可能会形成持续性的特征。
6、生理因素
自身新陈代谢亢进、内分泌失调或染色体异常,这些生理性的因素都会导致自身肥胖。
7、心理代偿作用
有些儿童在过度紧张和沮丧后会吃甜食或高热量食物,以此来弥补心理和情感上的失落,导致暴饮暴食,引起肥胖。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容易肥胖?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有哪些呢?
近些年伴随着经济发展情况的增涨,很多人的膳食也都有一定的更改,这便会造成肥胖症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儿童肥胖的数量也在日渐提升。少年儿童已经发育期的情况下,假如一旦发生肥胖症,就很可能会影响到个子,还有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病症,给孩子导致一定的困惑。造成小孩发生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种多样,今日来了解一下。
造成儿童肥胖的缘由都有哪些呢?
1、基因遗传要素
基因遗传原因会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较大的危害,不但会危害孩子的骨骼生长,并且也会危害孩子的损耗和脂质的外流等情况。因此假如孩子的爸爸妈妈比较肥胖症,那麼孩子肥胖症的概率也会比平常人要高。
2、不太喜欢健身运动
孩子的生活方式是肥胖症的首要缘故。假如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喜欢健身运动,常常喜爱吃甜食和肉类食品,并且在用餐之后也喜爱坐下来或是平躺着,这很可能会提升孩子肥胖症的概率。
3、喜爱高热量食物的食材
欠佳的饮食习惯,也有可能会使孩子发生肥胖症的情况。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孩子很喜欢吃高热量食物的食材和甜品,习惯性的不吃早饭和喜爱吃零食等情况,都有可能会使孩子发生肥胖症的概率,要超过别的的孩子。
4、内分泌紊乱
有一些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会发生儿童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欠缺,醛固酮太多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同时危害孩子的个子,造成孩子发生迟缓生长发育的情况,这也就立即致使了孩子摄取的食材和营养成分,变成了推动孩子肥胖症的要素。
孩子肥胖症该怎么办呢?
1、培养优良的饮食习惯
要让孩子培养优良的饮食习惯,少吃零食,改正不吃早饭的不良习惯,并且父母要激励孩子规律性的吃主食,时时刻刻确保饮食搭配的口味淡和营养成分的全方位。并且父母们要给孩子避免一切滋补养生的护肤品。太多的服用护肤品,会加剧孩子的肥胖症情况。
2、多做运动
适度的提升孩子的健身时间,可以让孩子到室外开展主题活动,既可以有效的和小孩子一起参加人群主题活动,还可以提升孩子的主题活动兴趣爱好,协助孩子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观念。
儿童肥胖发生的缘故尽管有很多种多样,可是只需确保较好的生活态度和饮食习惯,可以非常大程度上的改进儿童肥胖的情况。并且针对儿童减肥千万别急于求成,要由浅入深的减肥瘦身,不必给孩子过多的工作压力,对孩子的身子和身心健康都是有非常大的协助。
上一篇:白嫖党是什么意思啊
下一篇:为什么叫北洋政府,北洋一词的来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