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骑得时间久了大腿肯定会酸痛,特别是对于那些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人而言。大腿酸痛很不是滋味,那么如何缓解?平时骑自行车又该如何保护膝盖?
大腿酸痛发生的原因
大腿是单车运动的发电机,也是运动量最大最多的部位,也是很常见的骑车酸痛。大腿痛发生的原因有:
1、使用太重的齿轮比,给大腿肌肉过大的负担。
2、骑车前后没有足够的热身暖身动作,导致运动伤害。
3、没有给腿部足够的保暖装备,再温度冷时会造成肌肉酸痛。
4、坐垫位置过于偏后,使得大腿肌肉承受过大的出力。
大腿酸痛的处理办法
有很多初学者骑了几公里就会大腿酸痛。可能是骑的时候用力过猛或其他原因导致的。以下几个方法是用来缓解疼痛的。
(1)按摩是最好的方法;(2)洗温水澡;(3)充足的睡眠有利身体疲劳的回复;(4)多食用蔬菜;
另外还会有背酸的情况,背酸:这是由于骑行姿势或车架太大、太小引起的。只要调整一下姿势或更换车架就可以缓解背酸。
骑行前后的拉伸运动:
1、背部拉伸。动作要领:首先扶住一个物体,上身下弯,背部呈拱形,向上用力;臀部则向后用力,两者形成对抗拉伸。
2、调整姿势。如果车垫过度下垂或上翘,在骑行时会感到难受。所以坐垫应调整为水平。坐垫高度应是胯下长*0.885。设定坐垫高度时最忌讳将坐垫拉得太高。
3、车架。大多数人刚入门都对车架的选择不清楚。应该选择与自身身高相符的车架,否则会使身体异常难受。所以,选择符合自身身高的车架是很有必要!
骑自行车如何保护膝盖
将座垫调到适当的高度。 髌骨位于膝盖前方,在脚伸直时呈现放松的状态,当脚弯曲得越多时,髌骨就会越来越紧,压力也跟着不断上升;所以骑自行车时,由于脚反复弯曲`伸直,让膝关节不断磨檫,髌骨软骨就容易发炎。骑自行车时膝盖越弯曲,压力就越大,所以一般人为求安全感,习惯将座垫调整在双脚可以同时着地的高度是不正确的。要预防髌骨软骨发炎的第一步就是将座垫调到适当的位置,一般座垫高度的计算公式为:跨下长╳0.885=座垫高度(中轴中心至座垫),再依自己的骑乘感觉微调;由公式估算出的高度,约是踩踏到底时,大腿保持在80%伸直的状态。
锻炼有力而柔软的肌肉。 要预防膝关节的运动伤害,可以长期做伸展运动与重量训练来锻炼四头肌`大腿后侧的弯曲肌肉,如果四头肌有力,膝盖会较强壮,也就不容易受伤。
此外,运动前一定要暖身、伸展肌肉。 尤其是在天冷的时候肌肉会比较僵硬,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暖身。因为肌肉就像橡皮筋一样,如果很有弹性,怎么拉都不会断;如果僵硬,可能一拉就会断了。而温度越高,肌肉会越软,就易被拉松,所以在骑车时要注意保暖,否则冷空气会让肌肉变僵硬,就容易造成伤害。若想有效的预防,在平日就要勤做伸展运动,根据一项医学报告指出,每天做5~10分钟的伸展与肌力运动,比只在运动前做暖身,能更有效地降低发生运动伤害的机会。
从事运动应循序渐进。 若是平常较少运动或是因受伤而使肌肉发生萎缩状况时,那运动就特别要循序渐进,不可以一时性起就勉强运动。像车友如果只在周末骑自行车,而且骑的距离又很长,也容易使受伤机会增加;尤其是在年龄比较大的车友,并不适合一周一次的剧烈运动,一个星期应有三次以上的运动才是正确,如游泳、骑自行车、有氧舞蹈等有氧运动对身体都很好。
受伤时牢记RICE原则。 如果骑车碰到膝盖觉得不舒服时,建议车友可以先放慢速度,不要大出力,若继续痛就要赶快休息并冰敷。一般在处理这种初期受伤的状况,都可以用(R `I`C`E)原则来护膝,即休息(Rest)、冰敷(Ice)、压迫(Compression)及抬高(Elevation)。冰敷可以消炎、消肿、止痛、降低乳酸堆积,是一项极有效的急救治疗的方法,车友也应随身携带冰敷用具;压迫是穿上护膝或以绷带绑紧来保护膝盖,减少关节的作动;而抬高是要让患部高于心脏。如果状况仍然没有改善,赶紧在第一时间需求专业医生治疗,并在安全没有副作用前提下展开复健,将可尽快恢复正常。
保持规律而缓和的运动习惯。 受伤就医后,多久可以开始运动?很多人认为运动伤害必须休息很长一段时间静待他复原,但在受伤的急性期过后,也就是感觉不痛了,就应该近早在安全范围内开始关节及肌肉活动,才能维持关节灵活及肌肉力量。因为越不活动、越不锻炼,肌肉就越差,一个星期不活动,原本的肌肉就会减少1成,而想要恢复,可能需要3个星期的时间。
因此,想要尽早复到受伤前的状况,就应该在医生及物理治疗师的处方下,积极的做一些伸展和强化运动。像是有些老年关节炎患者,因膝关节软骨磨损,走路时膝盖容易僵硬、疼痛,久而久之就尽量避免走路,结果越不动,膝盖就越僵硬,是病情更为严重。不妨试试在温水游泳池中走路,或做些缓和的伸展运动,既可减少膝盖软骨的磨损与压迫,又可维持肌力与心肺功能。
补充: 用正确的踏频骑车也可以有效防止膝盖受伤。许多新手甚至包括骑车比较久的朋友,都喜欢用力度很大的高齿比来骑车,殊不知这样每次蹬踏膝盖的受力都比较大。如果用高踏频,每次蹬踏膝盖的受力将会减轻,从而可以有效的保护膝盖。如果膝盖已经有受伤的迹象,应该减少爬坡的次数,等恢复后再进行爬坡锻炼。
骑行运动中,大腿运动量最大最多的部位,也是很容易发生腿部酸痛的。
一、酸痛原因
酸痛是因为肌肉负荷过重产生乳酸所致。一般训练的过程中产生会大量的乳酸,当人体运动产生的
乳酸大于人体自身消耗乳酸的时候,乳酸就会阻碍血液的流通,最终形成肌肉酸痛的现象。不过这种由于运动产生的乳酸属于正常现象,只是给人一种酸痛的感觉。一般在不继续运动的情况下5天左右的时间就会自动消失。如果继续保持运动,2到3天即可消除。
二、酸痛缓解或预防方法:
1、骑车后泡脚。骑车后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运动后给脚部带来的疲劳。在泡脚的过程中可加入盐或醋、姜等。
2、适当的按摩。运动过后,也许我们会觉得腿部肌肉酸疼,我们可以给与腿部和脚部适当的按摩,在按摩的途中可以放舒缓筋骨的药油。
3、热敷。运动后感觉到腿部酸疼,我们可以拿热毛巾来敷腿部酸疼的部位,时间要过于长一些。
4、多休息。运动过后,我们要懂得多休息,不能在身体还是疲劳状态下还要继续于重活。
5、要学会合理锻炼。为了避免扯伤肌筋,我们要学会合理锻炼身体,不能过于运动。
三、乳酸的产生
对于人的身体来说,乳酸是疲劳物质之一,是身体在保持体温和肌体运动而产生热量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人们身体生存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糖分。血液按照需要把葡萄糖送至各个器官燃烧,产生热量。这一过程中会产生水、二氧化碳和丙酮酸,丙酮酸和氢结合后生成乳酸。如果身体的能量代谢能正常进行,不会产生堆积,被血液带至肝脏,进一步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产生热量,疲劳就消除了。
如果运动过于剧烈或持久,或者身体分解乳酸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那么体内的乳酸来不及被处理,造成乳酸的堆积。乳酸过多会使呈弱碱性的体液呈酸性,影响细胞顺利吸收营养和氧气,削弱细胞的正常功能。堆积乳酸的肌肉会发生收缩,从而挤压血管,使得血流不畅,结果造成肌肉酸痛、发冷、头痛、头重感等。乳酸堆积在初期造成酸痛和倦怠,若长期置之不理,造成体质酸化,可能引起严重的疾病。
有些人用在假日睡懒觉来消除疲劳,这是无效的。用化学药品也只能求得一时的缓解,而且有副作用。正确的方法是用恰当的运动,尤其是舒展运动来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选择均衡清淡的营养,尤其是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再加上高质量的睡眠,会得到最好的效果。
四、其他可能导致大腿酸痛的加重的骑行注意事项:
1、使用太重的齿轮比,给大腿肌肉过大的负担。
2、骑车前后没有足够的热身暖身动作,导致运动伤害。
3、没有给腿部足够的保暖装备,再温度冷时会造成肌肉酸痛。
4、坐垫位置过于偏后,使得大腿肌肉承受过大的出力。
骑自行车大腿用力会有些酸痛的原因是,你输出的动力已经大于你自身的体能。乳酸开始堆积的表现。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如果骑的是带有变速功能的自行车请将前拨链器降低一个档位,使链条切换到相邻小一些的牙盘上。或者将后拨降低2-3个档位,使链条切换到更大一些的飞轮上。这样会做会减少体内乳酸堆积,越骑越轻松。
上一篇:口腔经常溃疡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什么原因导致子宫内膜炎症状
发表评论